今天是: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 最 新 信 息
   社会主义有点“潮” 欧富...
   幽灵•精灵•天使 ...
   《奏响时代最強音——筑梦中国》 ...
   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之“潮” ...
   伊犁缘
   十位“群众公认好党员”优秀事迹.
   “五A”文化手册
   提炼“五A”文化 凝聚内生动力.
   “爱岗敬责”先进人物—陈文光同志...
   “爱岗尽责”先进人物—何嶷君同志...
  ● 热 点 排 行
   湖南省南津渡水电站<<职工文明手册...
   关于汪梅村同志为全省水利系统“五...
   昨天 今天 明天 /陈海珍...
   我家住在潇水边 /刘利君.
   一本红色的集邮册 /张要凤.
   异域风情——泰 新 马 游 记.
   企业文化:西行漫记
   中国 请不要为灾难哭泣 /李斯毅...
   野钓拾趣 /李哲学
   何贵平式的好所长——记库区管理所...
  ● 部 门 主 页
· 党群综合部 · 运行维护部
· 水库工程部 · 经营发展部
· 南津渡工程部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模范与荣誉 >> 正文  ☆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伊犁缘
文章来源:湖南省南津渡水电站  添加人:南津渡水电站  浏览次数:4918  添加时间:2015/9/15 10:12:31
    

    上一次去伊犁是12年前。由于跟旅行社观光,从乌鲁木齐出发到伊犁,往返只安排了三晚二天的旅行时间。那时伊犁还没有通火车,我隨旅行团先天晚上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精河,第二天凌晨转坐大巴旅行车,经博乐、赛里木湖、果子沟,未做停留直奔霍尔果斯口岸景点游玩,夜宿伊宁市。第三天清晨到伊犁大桥看日出,之后就乘旅行大巴沿途观光,主要游览了惠远镇、果子沟和赛里木湖,晩上返回乌鲁木齐市。因时间仓促,一行下来对旅行地景点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仅“到此一游”而矣。我是清晨跟旅行团到伊犁河大桥上看出日的,到桥上时天刚放亮,当时景致和心情现依稀记得:
天空慢慢放亮,朝阳冉冉东升。晨风起,河面波光粼粼,涟漪层层。沙洲星落,清冽河水西流过。野鸭惊飞,白鹭盘翔。苇草杨林,早被寒秋浓染。伊河美,让人醉。
其实导游讲,伊犁河上的落日景色更美。遗憾此行没有看落日计划,当时我寻思:此行离去后,何时能再来?
    伊河落日美,有缘会再来,我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功夫,十二年过去了。今年六月,承蒙亲家之邀到伊宁参加儿子儿媳回门酒宴。人们常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没有想到我儿子的姻缘远在遙远的祖国西部边陲——伊宁,一桩名副其实的万里姻缘。
    一切皆缘分,我相信缘分。缘分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机缘、因缘。机缘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和可能,由于以往的因缘致有今天的相遇。缘分这东西无状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冥冥之中主宰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发生的某种联系。浮华世界,茫茫人海,遇上红颜,并蒂连理,那就是缘分;偌大神州,亿万人家,缘因儿女,结成亲家,亦系缘分。我再次踏上伊宁这块秀甲江南的土地,也是缘分。
    如果说十二年前,我游伊犁是走马观花,没能细品伊犁之美,有些遗憾,而今日有缘拜会亲家再来伊犁,我想,应该借此机会较深入游历一遭,以了却我曾經在伊宁河畔的那个愿望。
为了更好品会伊犁,感受到伊犁更深层次的魅力,而不单是幅员辽阔,草茂羊肥,行前我对伊犁的地理、历史、人文做了一点功课。有道是,欲行万里路,须读万卷书,这样才会心凝形释,一路走下来,就会得到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悟。
 
 
又见伊宁城
    12年前深秋的一天,我第一次到伊宁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留给我的记忆是:我们乘坐的旅行车辆进城出城的时间不长,因此而估计城市不大,伊宁大桥远在郊外;街景不怎么好看,几乎没见高楼大厦,街道两侧楼房陈旧,商铺低矮,街道不宽,行道花木稀落,路面破烂,街上车辆少,行人也不多;下榻的宾馆设施简陋,没有华丽的装饰;城市缺乏现代的气息,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边陲小城。
今年六月,我携夫人再次踏进了伊宁这座城市。我们是晚上从乌鲁木齐坐列车去伊宁的(当然也可以乘飞机或坐大巴上高速去),翌日早上就到了伊宁车站。下车后我和夫人提着行李往车站出口走,一到出口闸栏前,就看到亲家在车站出口门闸栏外向我们招手迎接。出站后我们彼此亲切握手问候之后,亲家帮我提了一件行李,我们一起往站前广场停车点走去,亲家的车就停在那里。
    我把行礼放进了亲家车的后备箱后,站在车边扫视了四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车站的建筑,雄伟气派而有个性,站前广场宏大开阔,整体感觉可与省级车站媲美。亲家向我介绍,车站位于伊宁新城区北面,他工作单位在旧城区江苏路附近,家就住在单位,从车站开车到家估计六七公里左右,伊宁市城区近十多年扩展很快,城区面积成倍扩大,人口也成倍增加,今日伊宁这个城市是楼高路宽,越来越亮丽,颇有我国内地发达城市的气派…
    我一边听亲家的介绍,一边上了亲家的车。亲家开车,载着我们离开车站。
车往亲家的住所方向开去,速度不是很快,我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边与亲家闲谈,一边放眼车行方向的道路两旁,留心观察伊宁市城容城貌。观之所感,今昔相比,结论六个字,变化太快太大!昔日伊宁在我在脑中留下的记忆是一个边陲小城,而今日的伊宁已是今非昔比,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车水马龙,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
    参观锡伯民族风情园,品尝民族特色小吃
    亲家为女儿女婿举办了回门酒宴后,第二天亲家俩就开车带女儿女婿陪我们去察布查尔县(当地人口语习惯叫它察县)观光游玩。从伊宁市到察布查尔县城只有三十来公里,道路平直,几十分钟车程。我们的车到县城城郊时,亲家的朋友早在那路边等候(去之前亲家给他打了电话)。我们下了车同他打招,亲家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好朋友,然后把我们介绍给他朋友,我们彼此握手认识。互致问候后,他坐上我们的车,并对我们说:先陪我们去参观锡伯民族文化园,中午陪我们到他们县城最有名的一家羊杂餐馆吃羊杂,可好?
亲家回答说,“听你的安排”。
    我说,“好,谢谢”!
    来到锡伯民族风情园,在园外公路旁找了个地方停了车,我们一同下车,向风情园门口售票处走去。亲家的朋友为我们了买票,我们持票进园参观。
锡伯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以前对这个民族只在书本上见过其名,对他不甚了解,有关锡伯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他们为何要从原住地东北西迀新疆戍边的原由知之甚少,借今天参观展览补上一课。
锡伯族民族风情园,它是展示锡伯族西迁、发展历史和锡伯民俗的综合性风情园。园内主要的建筑有锡伯民族英雄图伯特塑像、西迁纪念碑、民俗民风博物馆,民族运动场—射箭厅等。民俗民风博物馆内主要展示锡伯族的西迁史、屯垦史、戍边史和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我对展览馆感兴趣,参观了全部展示内容。
    锡伯族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十六世纪末以后,锡伯人逐渐过渡到以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畜牧业为辅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期。社会组织形式由早期氏族制度逐渐过度到家族制度与八旗制度放相结合的社会组织架构。锡伯族人口不多,到现在全国统计的人口还不足20万,主要分布在辽宁、新疆伊宁,其中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有2.5万多人。
    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用了70余年的时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于在清乾隆二年(公元1757年),彻底平定了蒙古族准噶尔部(现察布查尔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的准噶尔部的王庭所在,是其政治、宗教中心)的叛乱。由于战争,伊犁地区的人口大量减少,察布查尔这个地方变为荒无人烟的原野。为了西部边境的安宁稳定,在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族共3275人,西迁伊犁屯垦戍边。被征调的这些军民于这一年的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族家庙太安寺祭告袓先后,次日清晨他们告别了家乡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难跋涉,到次年的九月到达了新疆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锡伯族军民他们当年的驻地。西迁到伊犁的锡伯族军民在那里忠实履行垦荒、守边、平乱的使命。两百多年来,锡伯族人在我国西北边陲谱写出了一曲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不朽诗篇。
    参观了展览,走出展厅,我对锡伯族尤其是西迁到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先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心生无限敬意。
    敬意西迁锡伯族先人深明大义,响应国家的征召,告别他们世代生息经繁衍的东北故乡,远赴相隔万里的祖国西北边陲戍边。他们不畏艰难险阻,爬山涉水,行走沙漠戈壁,顶烈日,冒酷暑,迎风雨,斗雪霜,寒来暑往,勇往直前,义无返顾,经过五百余个日日夜夜,他们胜利到达了目的地——现今伊宁察布查尔县。
    敬意西迁锡伯营勇士精忠报国,二百年坚守千里中华边境,保卫疆域,抵御豺狼。遥想昔日边疆,山上卡伦烽火狼烟,山下校场马蹄声急,那金戈铁马,那鳞甲寒光,那弯弓箭羽,那旌旗刀枪,铮铮锡伯将士前赴后继,大义凛然,用热血书写英雄传奇,用生命捍卫袓国西北边陲大门。
    敬意锡伯族勤劳智慧,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开辟出了一个美丽富饶的锡伯族第二故乡——察布查尔(锡伯族语“查尔察布”是粮仓之意)。上百公里的察布查尔灌溉大渠和开垦的上万公顷耕地,足以见证锡伯营军民的智慧与勤劳。锡伯营勇士是中华历史上最早的西北边防军,也是西部边陲最早的“生产建设兵团”。
    离开锡伯族民族风情园之前,我走到锡伯族民族英雄图伯特塑像前,凝神伫立,向英雄塑像,向锡伯族先人致以崇高敬意。
    出了风情园,时间到了下午二点多,正是伊犁地区吃中饭的时间。亲家的朋友请我们到县城最有名的锡伯族餐馆吃羊杂碎。在车上听亲家的朋友讲,羊杂碎是锡伯族的一道民族特色小吃,是察布查尔县餐饮业一大特色菜肴,来察布查尔县旅游出差办事的人都喜欢吃羊杂碎,伊宁市以及周边县的很多人也专程来吃。羊杂碎这道美味佳肴据说是由最具锡伯族特色的“全羊席”演变而来。“全羊席”作为一道锡伯族传统菜肴,是在1764年隨锡伯族官兵西迁时而传过来的,它作为传统技艺,现已被列为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亲家的朋友说,察布查尔县城羊杂碎餐馆有很多,他要带我们去一家最有名气的羊杂碎店去吃。这家店是锡伯族人开的夫妻店,生意很好,每天都是顾客盈门,要吃羊杂,必须在每天吃中午餐之前去或提前预订,否则就吃不上,因为这家店在下午3点钟后就打烊了。
    听着聊着,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就到了这家羊杂餐馆附近,因为这家店前沒有停车的地方,在街上找了一个停车位把车停下。我们下了车,穿过一条街市,走了约二百米的样子,就到了这家羊杂店。
    亲家的朋友领我们从这家羊杂店的后门,经厨房前进入的,我没有见到店的招牌。进了店,店家女老板把我们领到二楼用餐的房间。房间不大,虽不如大酒店那豪华气派,但看上去还整洁卫生,有一张圆桌和八张木椅,还有一个茶柜,洁白的墙壁上挂有两副别致的风景画,一幅是草原风景,一幅是大漠落日。我喜欢简约素雅,餐厅何须大,只要酒菜香。
    待我们坐下,女老板倒上茶,然后问我们要点些什么菜,但却没有菜谱,亲家的朋友回答说:一副羊杂碎,一碟青菜,十个馕。真是简单,没有大酒店看菜普点菜费神费时。亲家的朋友问我们要喝什么酒和饮料,我们都说不要,因为近两天酒已喝得超量,喝茶就好。主随客便,亲家的朋友没有过多強求。
    点菜后,大概过了一刻多钟,就开始上菜,一碟碟的羊杂相继端上了餐桌,有羊肚、羊肠、羊肝、羊心、羊肾、羊肺等好几大碟,之后又添上一碟青菜二碟馕饼,摆满一大桌,很是丰盛。碟中的羊杂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尽管略带一丝膻味,但感觉尚好。碟中羊杂色形方面看上去很是家常,我想他的味道一定很好,否则不可能生意兴隆,顾客盈门。菜上好了,亲家的朋友请我们用筷,并对我们说,这店的羊杂色形看上去很一般,但味道绝对不错,相信会对你们的味口。
    我夹起一块羊肚送入嘴里,口感香脆、嫩滑、味美。尽管缺少我们湘菜的辣味劲,但吃起来也让我们食欲大开。因为都是家人和朋友,没有过多客气,桌上的几大碟子羊杂,还有青菜、馕饼,给它来了一个光盘行动。我和我夫人不太喜欢吃羊肉,更莫说是吃羊杂,此次胃口这么好,吃得这么多,我想,唯一的解释是这店家老板厨艺高超,真是名不虚传。
道谢了亲家的朋友,驱车返回伊宁市亲家的家里。
古城惠远话沧桑
    从察县回到伊宁,吃晚饭时亲家讲,明天他和亲家母开车带女儿女婿陪我们到惠远古城、霍尔果斯口岸、果子沟和赛里木湖游览观光,中午,他霍县的朋友请我们在果子沟山里吃一顿地道的牧民人家煮的羊肉。
    吃过早餐,上午九点我们一行六人整点从伊宁开车出发,第一站先去惠远镇。
    在车上,我和亲家闲聊。亲家他说,惠远古城有新旧之分,旧的惠远城早已被毁,成为废墟,现在的惠远镇就是新惠远城的旧址,主要景点有伊犁将军府和钟鼓楼,我们先去将军府看看,再到钟鼓楼转转。
    我说,好,辛苦你当导游吧。
    我们的车在向惠远镇驶去。接着亲家新旧惠远城的话题,我们打开了惠远历史的话匣子。
    清朝政府从康熙到乾隆先后花了长达70余年的时间,终于平定了新疆地区准噶尔部上层贵族的叛乱和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新疆。面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实际和周边的沙皇俄国及中亚浩罕汗国对我领土的虎视眈眈,清政府釆取了适应新疆现状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方面措施,比如,在国防和发展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征调锡伯族到伊犁屯田;在军事行政管理上实行军府制,设置伊犁将军之职(首任伊犁将是明瑞,伊犁将军从1762年设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其间历时150年,共有33人,48人次提任过伊犁将军之职)。
    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以统辖天山南北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伊犁将军是统辖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设置伊犁将军的积极意义在于:巩固了西北边防,抵御了沙俄等外国势力的侵略,维了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开发新疆、建设新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清政府下令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择地修建的城池,作为伊犁将军的衙署和驻地。城池修成后,乾隆皇帝为该城赐名叫“惠远”,意为“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惠远城建成后,清政府就在伊犁河北岸,又陆续修建了塔勒奇、绥定、惠宁、宁远、广仁、熙春、瞻德、拱宸等八座城池,除宁远(今伊宁市)主要作为维吾尔商民聚居之处外,其余均作为边防军驻地。后建的这八座城与此前修建的惠远城合称为伊犁九城,惠远是伊犁九城之首,大清国西北第一重镇。惠远城在此后一百余年里,发展成为全新疆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1年)沙俄入侵伊犁,进行了长达10年的殖民统治,百年惠远城遭到沙俄侵略者战火的摧毁而成了废墟。1876年至1878年左宗棠督率清军战胜了入侵新疆的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略军,1882年,清政府借势通过与沙俄谈判收复了伊犁。就在收复伊犁当年,清政府在已废的旧惠远城西北15公里(今惠远镇)处仿照旧城布局规模重建了新城,新城仍冠以“惠远”之名。清政府虽然重建了惠远新城,但新惠远城已不再是全疆政治经济中心,今不比昔,其中原因之一,是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新疆建省,省府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与此同时伊犁将军权限也在缩少,主要负责北疆军务。
    岁月变迁,几经风雨,新旧惠远古城,见证了清王朝从盛转衰的历史进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已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当然也终结了伊犁九城建制和伊犁将军的历史使命。
    到惠远古城,游览的是历史人文,而非自然美景。观古城历史建筑,看图片实物展览,听景区导游讲解,你会在游赏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一次爱国主义的再教育,知我中华,爱我中华。
从伊宁市到惠远镇的路程不远,大约40公里,闲聊不一会儿,车就到了惠远镇。伊犁将军府就位于古城东街北侧,府门朝南。我们在伊犁将军府门前找了一个停车位把车停下。下车后亲家引领我们进入将军府参观。
    记得,我上次到惠远镇来只游览了钟鼓楼,没安排参观将军府,也许是因为那时将军府没有修复好,没有对外开放。当时留下的遗憾没想到今日有缘得以了却,世事纷繁,真难预料,一切在缘。
走进将军府,一块横卧地上的巨型白色花岗岩上,“伊犁将军府” 五个红色醒目大字最先映入眼帘,我凝视了片刻,然后站在石牌前向四周扫视了一圈。将军府的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砖木结构的飞檐式“人”瓦房,房檐简雅,无雕梁画栋;石牌碑前是入府门厅,两侧是展览厅,后方是一条笔直的烧砖铺砌的路,直通将军府后堂,在路的两侧有两座古炮,二块石界碑;后堂前有两尊石狮和两棵百年古榆。据将军府里面的工作人员介绍,将军府内绝大部分的建筑是2004年后经国家批准陆续修复的,正堂已毁,没有复建。
    看着将军府内陈列古炮、石碑和石狮,让人无限感伤,也给人诸多启迪和遐想。
    枪炮虽是保疆卫国的利器,是重要因素,但它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还是人。有一个政治清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有一支为国为民不怕牺牲、英雄善战的军队,国家就会由弱变强,开疆辟土;反之国家就会由強变弱,疆域被侵,国土丢失,政废人亡。清朝前期出现的“康乾之盛”,后期的腐败没落直至灭亡,是最好的佐证。
    二块已被岁月溶蚀石碑,碑面字迹已无法看清,在一块石碑上还能模糊见到一个鹰的图案。立碑划界,确定疆域,目的是有效行使主权,与邻国和平相处,不相侵犯。其实,界碑只有在国家强盛时才起作用,外族人才拿它当界碑,承认彼此界线,不敢冒险入侵;在国力衰竭时,石碑毫无意义,被外族人挖出或抛弃或砸碎废之,或用武力或用欺诈等手段侵吞土地,废旧界划新界。仅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就是用这些手段通过签订《瑷辉条约》(1858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中掠夺侵吞了我国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走近将军府后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遐想的画面:一对形态细腻,淳朴憨厚,沉默以对的石狮似乎在恪尽职守看护着将军府后堂及其堂前的两棵百年古榆。古榆虽历经百年沧桑,仍枝繁叶茂;后堂经过修葺,古韵优存。凝望石狮,思绪穿越时空。这对石狮,百年前日夜守护在将军府堂前,时刻等待策马而来的信使,希望听到边境平安报音,历经百年,如今它好像在聆听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的脚步声,见证国家日益强盛。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如今伊犁将军府,难觅昔日辉煌,物非是,人亦空。将军府昔日的威严与堂皇早已随马蹄声远去,唯一留给今人的是沧桑与厚重,静默与感怀。
    参观了将军府,出门往右方向,开车走几百米即到钟鼓楼。钟鼓楼位于惠远镇十字街中心,与伊宁将军府是同时期建筑物。顾名思义,钟鼓楼是用于报时、传递信息、指挥军队的场所。惠远钟鼓楼是全新疆仅存的一座具有较远历史的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该建筑物高度看上去二十余米,分为三层,每层平面呈正方形,周带迴廊,飞檐画栋,气势雄伟。游客到惠远古城,钟鼓楼是必游之景点。
记得我上次来惠远镇登上钟鼓楼时,扶栏远望,触景生情,曾有几句感言:
登楼远眺,思及百年。
万里边境,骤起狼烟。
千军将士,沙场鏖战。
刀光剑影,边关血染。
遍地黄土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军言铿锵,感慨激昂。
斯人远去,浩气依然。
泱泱中华,绵延隆昌。
    不知何故,今天钟鼓楼没有对游客开放。我们在其周边转了一圈,看了看外景,然后开车往霍尔果斯边境口岸观光。
东方小夜曲——《草原之夜》
    我们在去霍尔果斯途中,顺路去参观了还在建设之中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草原之夜》是一首甜美抒情、温柔恬静、动人心魄的歌曲,是中国民歌经典。它是1959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张加毅作词,著名军旅作曲家田歌作曲。词曲作者深入新疆建设兵团,感怀于军垦战士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而创作出了这首深为群众喜爱的中国式“小夜曲”。1990年《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这是我国迄今第一首歌曲被列入世界名曲的艺术宝典。
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耶,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哎…
    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耶,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哎…
    《草原之夜》曲调以蒙古民族旋律为主,高昂奔放,马头琴特有音色把人们带进了广阔的草原,使人们仿佛置身蓝天白云之间,令人心驰神往。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现在,《草原之夜》那迷人激扬的旋律在神州大地上飘越了半个多世纪,久唱不衰,那甜蜜激情的歌词深深地留驻在人们的心田。《草原之夜》每个音符像是跳动着的时代脉搏,闪耀着岁月的风貌,成为几代人的不朽心曲。
霍尔果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地处我国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西端,与哈萨克斯坦国隔河相望。霍尔果斯河是中哈界河,河的西边是哈萨克斯坦国边境,河的东边就是我国霍尔果斯口岸。
    据有关资料介绍,霍尔果斯口岸现有城区建设面积21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5万余人,流动人口近万人。霍尔果斯已列为国家级经济特区,正在加速建设之中。
    霍尔果斯口岸与红旗拉甫、阿拉山口并列为我国新疆对外开放三大通商口岸。它是中国西部最大、历史最悠久、综合运货量大、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国家级陆路通商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地处亚欧经济板块的中心位置,它距乌鲁木齐市670公里,距伊宁市9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国首都阿拉木图市380公里,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以及欧洲开展商贸旅游、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
    说到霍尔果斯口岸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我国古代隋唐时期,它那时便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清朝初年,这里还是中国境内的驻防之地,是伊犁索伦营驻防的六座卡伦之一,“伊犁九城”之一的拱宸就位于这附近。清同治年间,中俄划界后,才成为边境哨卡,旧称尼堪卡。《新疆图志》载:“尼堪卡伦,在河之东岸,驻稽查委员一,镇守哨弁一,西岸属俄,有俄卡。”晚清时期,尼堪卡成为中俄商旅过往的重要驿站。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苏贸易的西部最大口岸。1962年后,中苏关系紧张,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额减少,1967年基本处于关闭状态,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外开放。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新疆维尔自治区设立霍尔果斯市。可以预见,霍尔果斯口岸将会迎来全兴发展时期。
    到了霍尔果斯口岸观光,景点主要有雄伟气派的国门、1997年立的324(1)号中哈界碑。
站在中哈界碑处,眺望对面哈萨克斯坦那片苍茫寂静土地,触景生情,心中不由泛起阵阵叹息,要知道150年前,对面那遍辽阔的土地是中国的!1864年9月7日(同治三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又签订了不平等《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称《塔城议定书》)等条约,又割占了我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斋桑湖)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唉,弱肉強食,国弱必遭人欺。
嘘叹之余,也祈愿我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民族复兴,国家強盛。还我河山,恢复疆域,应是当代乃至今后几代中华民族儿女为之追寻奋斗和企望实现的梦!
    历史的回忆有点苦涩,原本轻松的旅行弄得有些背负。离开此地,早点到果子沟和赛里木湖观赏自然景色去,中午亲家霍城县的朋友在果子沟山庄等着我们去喝酒吃羊肉呢。
    湖沟景色丽,山庄美食香
    从霍尔果斯到果子沟和赛里木湖,开车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上G30(连霍)高速,二是走312国道。为赶时间,我们开车上了G30高速。
    G30连霍高速和312国道这两条路的东端分别是江苏的连云港和上海,最西端都是霍尔果斯口岸。从霍尔果斯开车往乌鲁木齐市或再往内地东行,都要经过果子沟和赛里木湖旁。在没有修建高速路之前,果子沟是312国道乌鲁木齐至伊犁路段中一段长30余公里的最崎岖、最危险的狭谷公路。十二年前我到伊宁乘的旅行车走的就是312国道。山道蜿蜒曲折,坐在车里看见山上有石子滚落,让人胆战心惊。现在好了,G30高速穿越果子沟,高架桥和遂道使得果子沟天堑变通途。从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时在果子沟始凿山架48桥,到清初为平叛(准噶尔叛乱)戍边,再次修路架46桥,再到上世纪筑成盘山公路,及至今日高速公路贯通,时间历经八百余年,终于让这条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咽喉之地畅通无阻。G30高速贯通果子沟,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中亚及欧洲丝绸之路新经济带的建设。果子沟这条历经数百年古丝绸之路,有今日之变化,我想固然得益于人类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更得益于今天我们国家的富强。
    车行约1个多小时,在下午3点钟我们到达果子沟。果子沟和赛里木湖,这两处景点唇齿相依。车由南往北行,到赛里木湖,须先翻越果子沟。车到果子沟,我们没有停车,只在车上观赏公路两旁的风景,到了赛里木湖才下车观光。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西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天山西段高山盆地中,乌鲁木齐至伊宁公路沿湖南岸而过,往东北去博乐市,经西南去伊宁市,路程均100余公里。赛里木湖,当地人称“三台海子”或叫“海西”,它是新疆海拔最高(2073米)、平均水深46.4米,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面积最大(460平方公里)的高山微咸冷水湖。湖水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虽然没有大江大河水流灌注,但湖水水位常年变化不大。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等冷水鱼种在湖里试养并获成功,结束了赛里木湖自古以来没有鱼类的历史。倘若有口福,也许今天中餐能吃到赛里木湖产的绿色环保无污染味美的高白鲑呢,美食又美景是多么美妙的事。
    行走在赛里木湖畔,绝美的景色,令人赞叹。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绵延的群山,湛蓝的湖水,拍岸的浪花,翱翔的鸟儿,嫩绿的青草,鲜艳的花朵,白色的毡房,袅袅的炊烟,涌动的羊群,奔跑的牧马…,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精美油画。美景逸情,不由闲赋了几句:
湖水浩淼天蔚蓝,岸畔草茂百花繁。
远山松杉挺拔秀,近林雀鸟竞飞翔。
绿地毡房似星点,黄花围海胜金缎。
云彩朵朵风卷舒,情侣对对依偎浪。
马奔驰,牛踱步,羊嘶鸣,炊烟袅袅牧歌扬。
    清末文人宋伯鲁有诗云:“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诗句高度凝练地描绘了赛湖雄旷清澈的自然景观。
    有人总结赛里木湖有十大美景:湖心情侣、激浪涌堤、富士东山寺、净海七彩、赛湖跃金、松头雾瀑、科山观松、乌孙古冢、金缎镶边、绿海珍珠等。不同时节,一天之中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天气状况呈现出不同景致。“金锻镶边”是赛湖每年春末夏初之美景:湖畔四周,草长莺飞,广阔无垠的草地上鲜花盛开,金灿灿的黄花,像是一条大锦缎围在赛湖四周,人们冠以美名“金锻镶边”。恰逢孟夏我们来到赛湖,才有幸赏到了这“金锻镶边”美景,若在夏末秋初时节游赛湖,就难见此景了。当然,那时有那时的景: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上,流动着数十万头洁白如珍珠的羊只,构成最富草原情趣动景——“绿海珍珠”。“赛湖跃金”是一天之中的赛湖日出日落之景象。因此,游赛湖,不要奢望半天或一、二天看到它全部美景。我当然没有这想法,因为我们此行在此停留观景的时间不过几十分钟,游玩久了,肚子可能要造反。
    六月之初,在赛里木湖四周群山之上还有零星积雪,但湖畔已是绿草茵茵和野花灿灿。尽管晴日当空,湖畔还是凉风习习,我穿了防风外套,仍感寒气袭人,但看见在湖畔拍婚纱照的一对对年轻情侣,他(她)们身着单薄洁白婚纱,似乎感觉不到寒意,也许他(她)们彼此间恋情炽热抵御了寒气,也许是我自己年龄大了,唉,年岁大了哪能跟年轻人比。人生易老天难老,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拒,唯有趁自己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天南地北四处走走,看看五彩缤纷大世界,既陶冶心性,也锻炼身体,还会延年益寿,夫还何求?
    名山大川大都有一个故事传说。赛里木湖也不例外,它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赛湖是一个鲜花盛开的美丽草原,有一对叫雪得克和契妲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此放牧而相爱。有一天契妲姑娘在放牧途中遭遇草原魔王施暴加害,姑娘宁死不从,后来伺机纵马逃离魔王,魔王紧追不舍,契妲姑娘扔玉镯击魔王,玉镯落地,大地迸裂,突露深潭,契妲纵入。雪得克闻讯策马赶到,与魔王决斗,杀死魔王后,悲怆地高呼契妲名字,也一头扎进了深潭,顿时波涌浪翻,大草原变成了一片瀚海。后来这对含恨而死的恋人在海中化变成了两个小岛,含情脉脉,拥立海中,天长地久永相伴。
    赛里木湖有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传说,便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灵气。赛湖也因此每年春夏温暖花开时节,招来许许多多青年情侣来到湖边,舞姿弄眉,在那尽情拍摄婚纱照。
    美丽风景加上神奇的故事传说,相得益彰,更符合游客猎奇心理,吸引游客。近三十年来,国内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很多,大都为其编纂或者杜撰了一些故事神话,这在我看来,合理的编纂有其积极意义,它能提高新景区景点的内在文化底蕴,提升品位,吸引游人,值得去做;胡乱的杜撰是消极的东西,会遭遇游客吐槽,实不可为。
    湖畔风大温低,衣裳单薄,正欲乘车返程,亲家的朋友开车来接我们了,他要带我们去果子沟山庄吃中饭。他开车在前面带路,我们坐的车紧跟其后,经赛湖南端的松树头进入果子沟。
    果子沟又名塔勒奇沟,它被誉为“伊犁第一景”,有“山水之奇,媲于桂林,崖石之怪,胜于雁岩”之美赞。果子沟以整个沟谷的河滩、山坡生长着许多野生的苹果、山杏、核桃树而得名。它集险、难、奇、美于一身,是春夏时节新疆西线最美的山谷。站在果子沟任何一处山坡上都可以拍到林带草坡和山脊那漫无边际的层次影像。
    松树头是果子沟的绝顶处,是观景的最佳地点,当然要停车驻足欣赏一番。我们把车停在公路旁,下车欣赏果子沟的美景。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群岭逶迤,峰峦耸峙,谷迴路转,野花烂漫,积雪连云,绿草傍松,洞贯山腰,桥跨峡谷,昔日路险车难行,今朝“铁关”变通途。景色壮观,撩起摄影激情,我拿出相机,连拍了十多张风景照片,留作纪念。
    我们的车跟随亲家朋友车从松树头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向沟谷深处山庄驶去。车到山庄时已近下午5点,已超过正常中饭时间2个多小时(新疆与湖南相隔2小时的时差),肚子的确有点饿了。由于亲家的朋友早已订好了餐,待我们下车后,他一边招呼店家上菜,一边带我们进蒙古包餐厅。按照当地习俗,餐厅簾门前放置了一把水壶,主宾必须先提水壶倒水洗手后方可入厅用膳。洗过手,进帐脱鞋入席,主人招呼我们客人座上席(面对帐门),他坐下席(背对帐门)相陪。照主人安排,我们席地而坐。刚坐定,店家就开始上菜,几盘大块的水煮绵羊肉就端上了长条形方桌,接着就陆续上山里土鸡、野菜、馕饃,还有赛里木湖产出的绿色无污染的冷水鱼高白鲑,以及水果,几乎摆满了桌面,太丰盛太客气了。主人讲了几句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后,便招呼我们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我一连吃了几大块水煮绵羊肉,香嫩味美,不油腻无膻气,比我们家乡的山羊肉好吃。山羊肉膻气太大,不管你釆用哪种方法除膻,香料用一大把,但煮出来的羊肉总有股子膻,少吃点还可,多吃几口就满嘴膻气让人厌腻,而这里的水煮羊肉,除了盐没用一点香料,却是香气扑鼻,嫩滑爽口,食欲大开,真是邪门。
    鲜美的羊肉,家养的土鸡,山中的水果和野菜,赛湖的鲑鱼,维吾尔等民族最喜爱的主食馕饼,再加上伊犁当地最好的美酒——伊力老窖,佳肴配美酒,一席饕餮盛宴,真有点不醉不饱不思归的味道。
    筵席再美有散时,吃好了喝好了,道谢了亲家的朋友,坐上车,还回伊宁市,结束了一天辛苦而愉快的旅行。
伊河落日美
    昨天把惠远古城、霍尔果斯口岸、草原之夜风情园、赛里木湖和果子沟安排在一天游程中,时间有点紧,游得有些累。亲家建议我们今天休整一天,不走远了,就在伊宁市附近转转,上午在城内走走看看,下午到城郊参观他表姐经营一家有机农场——伊河庄园,尔后到伊犁河边欣赏伊河风光。明天他自驾车陪我们去看唐不拉百里画廊、那拉提草原和野核桃沟等景区游览观光,往返行程约600公里,计划用三天时间。
    听从亲家的安排,我们上午在伊宁市城内逛了逛街,看了看街景,由于担心社会治安(怕遇上恐怖分子)问题,逛得小心翼翼,其实也没什么,是自己有点多虑了。
    下午去市郊参观了亲家表姐的庄园。表姐的庄园是一个标准较高的现代化农庄,是现代化养殖业和种植业示范园,按照有机绿色无汚染的标准生产农牧产品。我感觉表姐的农庄是一个很有发展希望的农庄,代表着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
    亲家表姐很客气,在陪我们参观了她的庄园后,又陪我们到伊犁河边看风景,观落日,还热情邀请到伊犁河畔一家漁庄吃晚饭。
    离开庄园来到伊犁河边时,夕阳西下,西边的天空绽放出绚烂的色彩,绝色妖娆。迎着落日的余辉凝望,辽阔的伊犁河两岸,树木葱茏,葡萄梨李,花果满枝,万顷农地,麦浪滚滚,不见一丝西部沙漠荒凉的影子,无怪乎称伊犁为塞外江南了。俯瞰伊犁河水,波光粼粼,像是天使抖落的珍珠,耀眼迷人;一弯清澈如镜河套水面,映照夕阳,倒影美轮美奂,无怪乎诗人盛赞伊河落日了。
    夕阳向西边的山峦渐渐沉下,天空的色彩愈发浓烈,整个西边天空瞬息之间红透了。多么希望这完美的落日景色多停留片刻,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一分一秒都不能。当红透了的夕阳抵近山巅时,眨眼间就不见了,只剩下几束刺向天空的霞光,不一会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天色暗下来了,转身回望,明月高挂东方,星星也争先恐后亮了起来。
    夜幕的降临,一扫白天的喧嚣,一切变得平静起来。我独自站在伊犁河畔,凝眸天空那皎洁的明月,细听流淌的河水声,沐浴着清新的晚风,真让人心旷神怡,快哉悠哉。远离喧嚣的城市,千里迢迢来到伊宁,追逐伊河落日,是许多旅行者的一个夙愿。我不曾想十多年前的一个愿望今日得已了却,实在是一种缘分。
    不知几时,我到了渔庄,进了宴席厅就座,同众宾客举起了酒杯…
观赏落日兴未尽,美酒佳肴桌上盈。
河鱼肥嫩味鲜美,伊力老窖香浓醇。
高杯满酌频相敬,至情难却豪饮尽。
席间宾客酩酊醉,起身辞谢月送行。
唐布拉百里画廊
    按计划,今天亲家陪我们去看唐布拉百里画廊。吃过早餐,亲家到单位办理了外出请假手续,上午10点多钟,我们就从伊宁出发往尼勒克县,正值中午到达县城。亲家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在县城一家餐馆吃了中饭。吃饭时,亲家的朋友说,他自驾车陪我们在尼勒克玩一天,下午先陪我们参观他负责的峡谷引水供水工程,至后再陪我们沿s315公路观赏唐布拉百里画廊,直到明天上午把我们送到s315起点零公里与独库公路交汇处,在那里陪我们参观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园陵后,他再开车返回尼勒克县城。真是亲家的一位挚友,不然,哪有这般热情。
    唐布拉百里画廊,位于伊宁尼勒克县东部,景区东西长一百余里,喀什河与S315公路似乎相互缠绕贯通其中。我们坐在车里就可欣赏到那独具特色的美丽风景:滔滔不绝,奔腾不息的喀什河水,两岸波浪起伏的河谷及山地茵茵草原,葱翠挺拔的广袤森林,南北两条积雪覆裹的巍峨山麓,星罗棋布的洁白毡房,蓝天白云下飘舞的袅袅炊烟,还有在草原上悠然啃草的牛、马、羊群。这里的景动静结合,美不胜收,“百里长卷,天然画廊”的赞誉当之无愧。
    车行驶在唐布拉景区的S315公路上,还有一道有趣的风景,就是时不时看见在公路上行走牛、马、羊群,它们胆大妄为,把整个公路都占了,悠闲自在、慢条斯理的走,一点也不搭理来往车辆的鸣笛声,不给车让路,好像认为这路是为它们修的,因为它们常走这条路。也许牛马羊群知道,现今人类在创建和谐社会,车辆不会撞碰它们,因而就无所顾及了。
    由于这条公路上牧民赶着牲口转场的多,我们的车速也开得比较慢,生怕撞伤牧民的牲口,同时借机慢慢欣赏风景。看见美景,就停车下车观赏。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就日落西山。亲家的朋友领我们到S315路边的一个小镇,在一家农家乐吃了晚饭后,就在镇上找了一家宾馆下榻。
    翌日,吃过早餐,亲家朋友陪我们乘车继续沿s315公路由西往东行,览胜唐布拉百日画廊,直到与独库公路交汇处,也就是百里画廊的东端,并在那里参观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园陵。
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园陵,是为了纪念修建独库公路而牺牲的长眠于乔尔玛的168名解放军官兵。
    独库公路修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的战备国防公路。该条公路全长562千米,北起石油化工重镇独山子,往南穿过巩乃斯草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翻越哈希勒根、玉希莫勒盖和铁列买提三个达坂,到达南疆重要县城库车。解放军工程某部官兵只用了10年时间,于1983年建成通车。这是一条英雄之路。当年的筑路官兵,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没有现代施工机械的情况下,靠人力和意志硬生生地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和达板上施工,开山辟路,遇水架桥,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用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军人在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又一曲不朽赞歌。独库公路的建成通车是中国公路建设上一座历史丰碑。
    今天,我们开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不要忘记曾为筑这条路而流血流汗,甚之献出生命的解放军官兵!每一位在这条路上的旅行者,在欣赏沿线美丽景色时,我想应该在乔尔玛下车,到烈士陵园驻足缅怀曾为筑这条独库公路而牺牲的长眠于此的解放军官兵,行车莫忘筑路人。
    独库公路的建成通车,省去了独山子到库车一半的路程,由原来绕道乌鲁木齐要走1000多公里的路程,缩短为500多公里。今天,独库公路正在成为带动新疆天山北坡自然景观旅游的黄金通道。沿途有享誉疆内外的自然风景区,如那拉提草原、乔尔玛风景区、巴音布鲁克草原、南天池、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利亚景观、布达拉宫山地景观等山地自然景观。然而有些遗憾,这次只能看看那拉提草原这一处景观。也好,留下了遗憾,同时也留下了念想,也就有了再次来新疆的欲望。
缅怀了筑路英烈,参观了乔尔玛烈士纪念馆后,我们与亲家的朋友握手道别,亲家的朋友独自驾车回家,我们驾车沿独库公路继续南行,去往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在天山崎岖险峻的公路上,经过二个多小时的翻越,下午二时许到达了那拉提镇。在镇上找一家餐馆,吃了一碗当地特色的炒面,就马不停蹄赶往那拉提草原景区。景区很大,靠步行一天半日不可能游览一遭。征得景区同意,我们驾车进入景区游览观光。
在进入景区的途中,亲家给我们介绍了那拉提风景区的概况,亲家此前已来过这景区,对景区有些了解。
那拉提草原在伊犁新源县那拉提镇,地处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三面环山,巩乃斯河从草原蜿蜒流过。那拉提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是新疆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那拉提景区集草原、森林、河谷、山峦于一体,置身于它的怀抱,一眼可望尽春光冰雪,一日可走进春夏秋冬,是一块镶嵌在新疆浩瀚大漠中的一块翡翠,美丽无比。那拉提草原上的哈萨克人口占全国哈萨克族人口的十分之一。2005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同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呼伦贝尔东部草原、伊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川西高寒草原、那曲高寒草原、祁连山草原)之一。
    那拉提草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这里的古代遗存和文化是开启了解和认识草原游牧人起源、游牧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草原诸游牧部族的分布迁徙以及与其它人群的关系、对邻近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钮匙。
    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每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我问亲家那拉提是什么意思,他说,那拉提是蒙古语“有太阳”的意思。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尽管这样,这支队伍没有停止行军的步伐。当他们翻过天山,眼前突现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河流纵横,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官兵们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这个地名。
    闲谈间,我们就到了景区第一个景点——塔吾萨尼。塔吾萨尼为哈萨克语,译为“美丽的山沟”。站在这里可以一眼望四景: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丘和平坦的草甸共同构成一幅立体画卷。这就是典型的高山河谷草原垂直景观带,被称之为“一山四景”的奇观。这景美,美得让人惊呼:“哇!太美了”。如果说内蒙古草原以它无边无际的平坦辽阔遗世独立,这里的草原却与之有很大不同,它是依山而存,绵延起伏;它是山的草原,水的草原,树的草原;它立体多面,深邃厚繁,养目逸情。
    紧挨着塔吾萨尼景点旁的另一处景点是乌孙古墓。
    在辽阔的伊犁草原上分布着上万座乌孙古墓。乌孙古墓又称乌孙土墩墓或草原土墩墓。乌孙古墓是乌孙人留存在伊犁河流域草原上的重要文化遗迹。这些古墓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仍然遗存显现在这茫茫草原上,更添它几分豪壮,几分苍凉,几分历史底蕴。在土墩墓的考古挖掘中,出土了铜器、铁器、金器手饰、陶器和丝织品,许多墓葬中发现了牛、马、羊、狗等动物骸骨,个别大墓的棺木旁有杂置的人骨。这些出土的器物和骸骨至少承附着这样的信息:乌孙人已使用铜铁等金属器具,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社会阶级分化,奴隶主死后杀奴隶殉葬等。
    大约公元前200—400年间,乌孙人主宰着伊犁这片辽阔的土地,当然包括位于伊犁河谷东端那拉提这片肥沃草原,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六百余年,其历史影响深远,历史文化的积淀深厚。
乌孙国是西汉时由游牧民族乌孙在西域建立的一个行国,位于巴尔喀什湖东南、伊犁河流域,立国君主是猎骄靡。
    乌孙与中原政权的联系始于汉武帝,终于北魏初太武帝年间。“乌孙”这个名称最早是在西汉的《史记》中才出现。
    “臣(张骞)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我国新疆社科院学者推断,在先秦时期乌孙自号:“昆”,是一个古老的西戎部落,操突厥语,春秋战国时代与月氏游牧于河西走廊。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西汉文帝时,被匈奴击溃的月氏攻击乌孙的牧地,乌孙族大败,昆莫难兜靡被杀害。后来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在匈奴的帮助下,远征伊犁,赶走了月氏,在西汉文帝后元三年至四年(前161至前160年)举族西迁伊犁河流域并在那里建国,随后发展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
    西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大月氏,想与大月氏人结盟夹击匈奴,可无功而返。随后汉武帝展开了反击匈奴的战争,从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发起的马邑之战,到之后河西之战,汉军节节胜利,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终于出现“而金城(兰州)、河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同年,张骞向汉武帝建议联合乌孙国,以牵制匈奴:“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三年后(前116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盟乌孙国共同对坑匈奴。这对乌孙国来说应该是件美事,只要与汉朝结盟就可以得到东边的封地,娶到汉朝公主,还能得到大批财物,可谓土地、金钱、美女一应俱得,然乌孙王猎骄靡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感,仍不敢贸然决定与汉结盟。其原因主要有三:-是乌孙国远离汉朝,不知汉朝国势,二是对近在咫尺的强大匈奴又心怀恐惧,三是当时乌孙国处于分裂状态,表面上统属于昆莫,实际上徒有虚名。故此,乌孙昆莫猎骄靡当时不可能应允汉使结盟迁回故地的要求。但猎骄靡派了使节随张骞到了汉朝国都长安,使节亲眼目睹了汉朝強盛的国势,这倒是促使了乌孙国考虑与汉朝建交结盟。
后来匈奴人获知汉使到了乌孙,乌孙也派人到了汉朝。汉乌往来,匈奴人十分恼火,并扬言要教训乌孙。面对强悍的匈奴,乌孙有些恐慌,国内割据三方在外敌将要入侵的形势下,决定联合了起来,共同抵抗外敌。乌孙国单凭己之力也难敌匈奴,便决定与汉结亲建交,期以御敌卫国。
    公元前108年,乌孙选送了一千匹上等好马作为与汉朝结亲的聘礼。汉武帝是宝马良驹的忠实粉丝,对聘礼送来的一千匹上等好马如获至宝,高兴极了,便将乌孙送来的马命名为“天马”。汉武帝收下这“天马”聘礼后,就派宗室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下嫁给乌孙王猎骄靡。年逾古稀的乌孙国王见到美丽清秀、气质高雅的花季少女,况且是汉朝皇亲家的公主,真是喜出望外,再加上看到丰厚嫁妆,便立即封细君公主为他的右夫人。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联姻以后,亦遣派一名本族女子与猎骄靡成婚,猎骄靡立她为左夫人。猎骄靡同时与汉及匈奴联姻,仅代表乌孙跟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尚未决定与匈奴决裂。从立匈奴女人为左夫人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当时乌孙国王猎骄靡治国的谨慎之处。尽管与汉联姻,可乌孙国离匈奴近,猎骄靡仍然畏惧匈奴的势,不得不立匈奴女人为左夫人(乌孙以左为贵)。也难怪乌孙国王,他一个小国夹在汉匈两个大国之间,谁都不敢得罪,又两不依属,希望在夹缝中求得长久生存,其实,这也是西域许多小国长久以来惯用的生存策略。
    不久猎骄靡逝世,他的孙子军须靡即位。依其乌孙国俗,细君公主无可奈何,含悲忍辱再次下嫁给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由祖奶身份一下变成孙媳,这在中原看来简直就是乱伦。由于乌孙国俗与中原大相经庭,欲回故土又不能,细君公主因此终日心情抑郁,在元封6年(前105年)便去世了,她在乌孙国只生活了五年。汉武帝一心想笼络住乌孙,马上选派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嫁给军须靡,维持姻亲关系。不久后军须靡暴毙,弟翁归靡为昆莫,娶解忧公主。解忧公主丰腴健美,性格豪爽,很有女英雄气概,她不因远嫁塞外而悲戚,更象壮士出征,壮志满怀,天南地北随遇而安,住穹庐,被旃裘,骑马打猎样样能。她与国王翁归靡情趣相投,因此甚得国王翁归靡喜爱。解忧公主给国王翁归靡生了三位王子和二位公主,更使得国王翁归靡对解忧公主更是关怀备至,恩爱有嘉,也促进了乌孙国与汉朝关系,双方信使往返频繁,不绝于途。
    密切的乌汉关系激怒了匈奴。西汉昭帝末年(前74年),乌孙受到匈奴的攻击,解忧公主与国王翁归靡联名向西汉朝廷上书,请求出兵驰援。恰巧赶上汉昭帝病危,汉朝廷没有派遣援兵。在无西汉援兵的情况下,解忧公主费尽心机,为国王翁归靡出谋划策,团结乌孙国内各派力量,共同抵抗匈奴侵略,使得其没能进入乌孙腹地伊犁河谷。至汉宣帝即位时(前73年),解忧公主与国王翁归靡再次遣使至汉请求援兵。汉宣帝派田广明等五大将率十五万骑兵,兵分五路,齐头北进,直捣匈奴腹地。与此同时,乌孙王翁归靡亲率五万骑兵配合汉军自西进攻匈奴,东西夹击,匈奴大败,汉、乌大胜。从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強大的国家,昆莫翁归靡这时才决定摆脱匈奴,与西汉结盟。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翁归靡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宣帝答允,乌孙与西汉的联盟正式被确立。不过,由于匈奴自公元前71年起,力量日削,西汉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应付匈奴,西汉通过联姻保持与乌孙结盟的基础实际上已消失。宣帝在神爵三年(前59年)设西域都护府(“西域"一词出现),长官都謢负责管理西域事务,西汉正式取代匈奴在西域的位置。
    西汉宣帝(前60年)神爵二年,翁归靡死,元贵靡未能顺利继承昆莫之位,乌孙贵族拥立了有匈奴血统的狂王泥靡(军须靡之子),西汉朝廷不满。西汉与乌孙的联姻中止。因立狂王不合西汉朝廷意思,又因狂王残暴无道,怨声载道,国无宁日,失去国人的支持,解忧公主决定与汉使合谋刺杀狂王,未成功。由于西汉对乌孙内政的干涉,引起了乌孙内乱。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堂兄弟乌就屠起兵杀死了狂王,自立为王。乌就屠是前国翁归靡和匈奴女子所生,若他为王也会对汉朝不利。因此汉宣帝派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讨伐乌就屠。大兵即将压境,为了避免一场箭在弦上的战争,解忧公主与西域都护郑吉会商后派乌生国右大将之妻冯嫽(解忧公主的侍者)劝降乌就屠。冯夫人是位杰出的女子,她通晓经史,为人机灵聪慧,办事果断干练。她向乌就屠晓以利害,几句嘴上功夫,就使乌就屠投降。解忧公主和冯嫽真是了得,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谁还敢说女子不如男?因前二任国王都没有乌就屠继承王位的遗嘱,估计乌就屠他心虚,就同意了把王位让给了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只请求汉朝封自己一个小昆弥就好。汉宣帝同意,于是册封元贵靡为大昆弥,治六万户,乌就屠为小昆弥,治四万户,大小昆弥分疆而治,并赐印绶。接受册封和印绶,表明乌孙国成了西汉的属国,但乌孙没有并入西汉版图。
    东汉时期乌孙国仍然由大小昆弥分疆而治,国势衰弱。公元五世纪以前,乌孙国与中原政权仍然保持联系。乌孙曾向曹魏政权进贡,“无岁不奉朝贡”。在北魏太延三年(437年)之前,蒙古高原的柔然曾数次攻打乌孙国,乌孙被迫西迁天山山中,在五世纪初至中叶南迁至葱岭,被塞人同化,不再独立成国,在史籍上消失。
    乌孙人离去了。人去山河在,辽阔的伊犁草原上又有了新的过客——柔然人,蒙古人…
    我们的车在景区内蜿蜒的观光路上缓缓行驶着,过草地爬山岗。十米一景,车行景移。碧绿的草地,秀美的山岗,逐浪的巩河,清冽的溪水,沧桑的胡杨,挺拔的云杉,团团羊群,点点毡房,还有那马背上的牧童…,那些尽显那拉提草原之美的景色一一透过车窗映入眼帘,让人惊讶又兴致。遗憾是没有时间尽情品味。下午5时许,我们离开景区,开车去巩留县城。明天,游此行计划中的最后一处景点——野核桃沟。
野核桃沟
    离开那拉提景区,行车四个多小时,黄昏时分我们抵达了巩留县城。亲家的一位哈萨克族好朋友已安排了住宿的宾馆,并在那里等候我们。车到宾馆,我们一下车,就见亲家朋友笑呵呵的迎上前来先与亲家握手问候后,然后亲家向我们介绍他的朋友,并把我们介绍给他朋友认识,他朋友很热情地同我们一一握手。几句寒暄后,亲家的朋友带我们进宾馆预订好的房间。待我们简单洗刷收拾后,亲家的朋友陪我们到餐厅吃晚饭。这时亲家的另一朋友(也是哈萨克朋友的同僚)他从距县城一百多公里的乡下蹲点的地方赶回城里来见亲家和我们,肯定是亲家很要好的朋友。从亲家和他们的攀谈中,知他们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友相逢格外亲切。酒逢知己千杯少,估计晚餐喝酒的形势,是不醉不罢休,不醉不归了。
    真如我所料,当晚我们一席八人,亲家母和我夫人及儿子儿媳喝饮料作陪,喝酒的是亲家和他的两位好友及我,四瓶500克装的53度伊力老窖,全部喝完,一两不留,结果是,亲家的二位朋友有些醉,我和亲家大醉。尽管亲家有些酒量,但还是敌不过他两位朋友的敬陪。虽然我的酒量比亲家逊色多了,但在当时喝酒的氛围中,也只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帮亲家顶一顶。这一顶,醉是当然的了,这是开心的醉。酒尽人醉方席散,宾主握手致晚安。回到宾馆房间,我就倒床而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多钟,亲家的朋友来敲门,请我们吃早餐了才醒过来,也许是昨天游得太辛苦,也许是喝酒太多,我想二者都是,不过在朋友面前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吃过早餐,昨天从乡下赶回县城的朋友因工作就要赶回蹲点的地方,与我们握手道别,哈萨克族朋友执意要陪我们去野核桃沟风景区看看,真是太客气了。
    野核桃沟风景区离巩留县城不远,只有1小时多车程。巩留县境内的野核桃林是国内唯-成片状分布的第四纪冰河期物种孑遗。林业专家认为,这里的野核桃林还包括这里生长的野苹果和野梨,是千百万年以来地质变化的偶然和物种进化的遗漏,是研究伊犁河谷古地理环境的活化石。据景区资料介绍,野核桃沟风景区由主沟、中沟、东沟、西沟四部分组成。我们进入景区,沿沟底往山坡两侧向沟纵深爬行。沟的两侧山坡,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核桃树,核桃树枝叶密密实实覆盖在木质游廊上空,好像是要齐心协力遮挡炽热的阳光,发誓不要让远道而来这里的游客被太阳灼伤,以此感谢人类对它生存之地的呵护。山沟地形复杂,峰回路转,曲径幽深。沿山沟木廊台阶缓步走上千余米便可看见成片野核桃林。资料介绍,这里有3010棵野核桃树,面积700余亩。其中最古老的一棵核桃树龄已有1000多年,原来的基干大到需要3、4名游人方能合抱。我们走到了这棵树旁,但见这棵树主干折裂,被一分为五,树倒枝折干裂而不死,现仍然枝叶繁茂,枝上挂满了小果。可见这山沟里野核桃树生命力的顽强,要不然这里的野核桃树也不会从第四纪冰河期孑遗到现在。这棵千年野核桃树现在已用木栅围了起来,禁止游人入内。在这片野生核桃林里还看到了野苹果树和野梨树,它们枝头都挂满了小果。沟坡上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其它树木花草也很多,难怪这里冠有野生植物博物馆之称谓。来这里观光游览,能见到冰河期孑遗植物,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在野核桃沟景区我们游览了大约2个多小时。亲家的朋友陪我们返回巩留县城,请我们吃了中饭后,彼此才握手道别。
    巩留距伊宁市只有百来公里,我们下午开车用了1个多小时就回到了伊宁市亲家的家。回伊宁途中,亲家告诉我,他的朋友要为我们这几天外出旅行归来接风洗尘,请我们在伊宁市一家知名豪华餐厅吃自助餐,边吃边欣赏新疆民族歌舞。这样边吃边欣赏民族歌舞的自助餐,我还是第一次。这是亲家朋友用心安排的歌舞晚餐,让我亲历并感知到了我国西部边陲城市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巨变以及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
再见了,伊犁
    这次伊犁之旅,是一次幸福之旅,快乐之旅。参加了儿子儿媳回门酒宴之后,亲家陪我们游览了伊犁州境内的十多个风景名胜区,让我又一次领略了伊犁秀美的自然风光,加深了对伊犁历史文化的认知,见证了伊犁城乡的发展与进步,所到之处,给人感觉是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我想,边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是边疆安定稳固的基石。
    再见了,秀美伊犁,愿您的社会更加安宁,人民更加幸福。(樊金生 )

湖南省南津渡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 nanjin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南津渡公司 技术支持:南津渡公司信息中心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沙沟湾1号
邮编:425100 联系电话:0746-6318317
    湘ICP备13000990号网站建设:南津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