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语言: |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 最 新 信 息
   下好防汛“先手棋” 打好度汛“主...
   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安委会会议暨...
   坚守思想政治阵地 筑牢意识形态防...
   公司党总支开展集体理论学习2024年...
   公司开展“弘正气、树清风、促清廉...
   周海斌一行到我公司调研指导工作.
   关爱山川河流 助力河湖复苏——公...
   南津渡公司2024年工作暨党建、党风...
   南津渡公司与澧水公司携手共谋“光...
   公司召开党总支集体理论学习2024年...
  ● 热 点 排 行
   安全知识试题集
   我站第十届“青年杯”排球赛落幕.
   许向东副厅长来我站检查安全生产工...
   理论“大餐”为精神洗礼 ——省直...
   改革与发展:检修车间公司化的管理...
   “辉煌九十年,放歌仲夏夜”
   湘南电〔2009〕39号关于试行事故应...
   小车班司机竞岗公告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读《金牌...
   特稿: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宣传大会...
  ● 部 门 主 页
· 党群综合部 · 运行维护部
· 水库工程部 · 经营发展部
· 南津渡工程部
  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党群综合部 >> 党团工作 >> 正文  ☆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华西村印象 唐小松
文章来源:湖南省南津渡水电站  添加人:党办  浏览次数:3277  添加时间:2006/11/15 9:06:37
    

 
                                                     华西村印象
                                                         唐小松  
 
      很多年以前就听说有个华西村,他与小岗村、大丘庄一样在国人中耳熟能详,如雷贯耳。
      在丹桂飘香的金秋里,我们有幸走进了长江之畔、吴越福地、“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到华西的第一眼,就感受到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产生了心灵的震憾和自我发展的紧迫感。我们不仅钦羡他的美丽,惊叹他的富裕,更感悟他的崛起,向往他的未来。
 
       华西村很美丽
 
       坐在从江阴开往华西村的大巴上,华西村的影子已随处可见,因为公路两旁不时会闪过醒目的“天下第一村”的广告牌。还未到华西村,便远远望见了那座著名的金塔。一跨进华西村,仿佛就走进了绿色的海洋,山青、水秀、田美,景色如画,美不胜收。我们的车停在龙凤广场。金塔就在眼前,掩映在绿树和别墅中,十分耀眼,塔顶上“中国华西”四个大红字透着气派与辉煌。塔尖上方是一个金色的葫芦,据说共用了3.5公斤黄金镀成。据导游介绍,华西村吸引游人的地方,不仅仅是他的成就,更在于他拥有许多风景怡人的特色景点。他们投巨资在砂山新植香樟、毛竹等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在山脊修建了万米长城、天安门、山海关等中国古代名胜建筑。在山脚下建有风景迷人的“世界公园”,园内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美国的白宫、法国凯旋门、英国肯特红屋、奥地利维也纳画廊、德国爱恩斯坦天文台等景观赫然其中。与公园相邻的龙西湖(人工湖),湖面宽达500多亩,湖水青澈,碧波荡漾,鱼跃鸟啼,洛阳桥、姑嫂桥、赵洲桥、五亭桥、将军桥等各地名桥汇聚于此,横卧湖面。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高科技农业园内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水果植物,各种特色疏菜、水果让人目不瑕接(我还抵不住诱惑用10元钱买了一粒种子)。漫步在鸟语花香的别墅区,曲折回廊、小桥流水,仿佛置身于皇家望族的花园。放眼望去,龙西湖畔新建的十多条大道旁,崛起的一幢幢现代楼宇又使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村级城市”的宏伟与辉煌,既有城市的繁荣与华丽,又有乡村的恬静与淡雅,让人乐不思蜀。
 
        华西村很富裕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从当初负债2.5万元起步的江南穷村,到如今经济总量超过260亿元,已成为下辖九大公司,60多家企业的“华西村集团”。华西村在1996年只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1年起,他们经过“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大华西村,人口增加到30000多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象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乐园”。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已经实现了小有教(上学不用钱)、老有靠(在养老金)、房有包(有房屋分)、病有报(看病不要钱)、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餐补3000多元)、行有车(有轿车发)。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0美金,人均年交税超过40万元人民币;家家有别墅,小的400多平方米,大的600多平方米,家家有轿车,少的一辆,多的三辆;家家有存款,少的100多万,多的上千万元。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送上门),用水不用吊(自来水),煮饭不用草(公用煤气),便桶不要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全国第一个电话村),冷热不用愁(冷热汽供应),雨天不用伞(沟通全村的10000米长廊,蜿蜒曲折,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在未来五年内,华西村还将实现新的发展,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500万人次。
      我们还参观了华西村豪华的会堂、耗资1000多万元装修奢华的总统套房和一户村民别墅。
 
       华西村很特别
 
       刚到龙凤广场下车时,就能感受到他的特别,广场的两条长廊入口处分别建成了龙和凤的模样。中间是一个大舞台,舞台的上方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对于华西村的特别有四个字的总结:华西模式。偌大一个中国,一个村能有个模式就不简单。
华西村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早在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的时候,他们就顶着巨大的压力而没有分。但他们没有把集体经济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遵守,而总是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从华西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在分配上,他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办法兑现,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企业的部分,10%奖给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他们另外还有个规定,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即使是奖励承包者的奖金,也只奖励20%现金,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一系列的创新,现在华西村的经营规模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集体经济,而是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70%,村民参股30%。所入股份带有干股性质,不可随意支取,离开华西村就作废,别墅是集体发的,小汽车也是集体发的。
       华西村对老人特别好。女的50岁,男的55岁,都有保养金,最少的每年12000多元,最多的16000多元。华西村没有失业的,只要你工作,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身体好、自愿,可以继续工作,工资照拿。还设有敬老奖。年满80岁、90岁、100岁的老年人有不同数目的奖金。特别是100岁的老人,他的直系亲属每人都有10000元的奖金。有一位老太太满100岁,村里给她及直系亲属37口人发了37万元奖金。
       华西村的人假期特别少,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年休假,每天都要上班。请假必须扣工资和奖金,一年只有春节两天假。
      华西村会特别多。几乎每天晚上7:30以后都要开党委会,每个周日还要开村民大会,每个月召开一次经济分析会、一次外地打工人员大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村民和外来打工者全会。经济分析会实行“八公开”,向会计员、供销员、技术员、管理员等公开村务、厂务,所有的大项目都是共同研究决定。
      说到华西村的特别,不能不提到一个特别的人,那就是吴仁宝。他出身于1928年11月,已是78岁高龄。曾任江阴县委书记(仍兼任华西村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现为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他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迹感人、动人、服人、奋人。他被称为“中国农民思想家”,当了48年村官,在用人、做人、为官、持家上都有其特别之处。在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的是村民,功劳很大,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近5年来,他一家应得的业绩效益奖金近三亿元,他分文未取,全部用于发展集体事业。他的一家还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二层民居里,很普通,门上贴着“倾听人民呼声,造福四方百姓”的对联。家里的摆设也很简单。他每顿饭除了面条、豆腐,就爱吃家里腌制的萝卜丝和咸菜。“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是他的人生名言。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赖和拥护。“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由吴仁宝填词的《华西村歌》首句)、“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党员干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华西村很难学
 
      对华西村,我们应该学什么?是学原来的集体运作,还是打着集体旗帜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是学原来的集体形式还是吴仁宝的高屋建瓴的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学原来的“组织起来”,还是“干部带头,富裕大家”?
     农民手中最宝贵的是土地资源,个人的土地只能做小文章,用集体的土地就可以做大文章。华西村就是在土地资源上做大文章。他们用少量的人种地,多数人搞工商业,把大城市的下游企业搬到农村来,使城乡差别不断缩小甚至消灭,这在全国有普遍意义。但是据说在富裕中,华西村的市场经济所起的作用充其量是不过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就是吴仁宝这个人。这样看来,学吴仁宝的光辉思想和高贵品质就更重要了。
       本来也是,学市场经济并不难,派几个人,学一两年也就差不多了,但学一个人却不那么容易。学做人不是学赵本山,帽子一歪,嘴一瘪,怪声怪气地说话就行了。学一个人的思想、精神面貌就难了。年年学雷锋,出了几个雷锋?学了焦裕禄,出了几个好书记啊?当然,说难,并不是等于说不能学,学不了,贵在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学习、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现在常常说“献身精神”,其实“献身精神”也是吴仁宝的立身之本。他已经献了一辈子,那种境界是难学的,一个从来没有“献过身”的人要突然象老书记那样献,是难以做到的,要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起,然后再“慢慢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嘛。我们常说“共产主义精神”,在吴仁宝那里是他的“三不”和“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既中听又实在。其实这些思想也不是他的独创,老祖宗那里就有了,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还有朴素的老祖宗留下的儒文化。学先进,学榜样,学楷模,是民族振兴之必须,重在实在地学,踏实地学。
      华西模式不能复制,但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带普遍性的规律却是可以借鉴的。而且我认为,华西的具体做法也是不能学的,华西的经验也是不能照搬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我还想,我从华西花高价买回来的那粒种子,不知道离开华西的土壤和气候能不能生根、发芽并结出果实来。

湖南省南津渡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 nanjin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南津渡公司 技术支持:南津渡公司信息中心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沙沟湾1号
邮编:425100 联系电话:0746-6318317
    湘ICP备13000990号网站建设:南津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