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思想政治思想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国企改革,提高职工对改革的认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可以发挥推动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大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改革中可以在三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意义,可以增强职工参与改革的紧迫感。改革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主体是职工群众,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是需要千百万人参加的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组织千千万万的职工,调动浩浩荡荡的大军。而要达到这一点,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教育不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变革和改革中都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主张和意见,了解正在进行的变革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从而自觉地按照党的指示和要求去做。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向职工群众讲明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意义,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才会理解、支持、参与改革,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来。
第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可以增强职工对于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我们知道,改革不仅要改变一切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旧制度,而且要改变职工头脑中的旧习惯和旧观念。在这样一种大变革中,如果职工的心理上没有强大的承受力,那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职工心理承受力的增强,很重要的来源在于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克服和破除一切与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另一方面,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例如: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等等。旧思想,旧观念的破除和新思想新观念的树立,必将会大大地推进改革。
第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对待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可以坚定职工的改革信心。改革必然会有利益调整。有些人会失去原有的一些利益,一些人会为此付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挥它突出的作用:通过向职工宣传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如实地讲明在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透明度,使职工对改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赢得职工的理解、谅解和支持。这样,就能坚定职工进行改革的信心,忍受改革的阵痛,上下一心,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国企改革上是有重大作用的。
二、推进国企改革,使企业沿着总体改革方案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可以发挥导向作用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中最深层、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敏感、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同时还是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推进国企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中,要按照设计好的总体方案和配套文件进行。而在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发挥导向作用,即保证总体方案在企业改革中的贯彻实行。具体一点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运用政策发动职工。与对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意义的宣传一样,通过宣传政策就可以把职工发动起来。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中,农民有一句流行的话:“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是说政策的威力和作用。而政策为职工所掌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即宣传教育。这里不同于改革一般宣传的是,它不仅告诉人们为什么,而且告诉人们怎么做。方针政策是上级领导机关依据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所规定出来的指导原则或应具体执行的规范。所以,它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职工所掌握,迅速地、直接地变为职工的行动。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运用政策规范行动。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11”共12个配套政策性文件是指导原则或行动规范。所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教育,把政策交给职工,一方面,它使思想意识健康的人在工作当中有了遵循,同时提高其识别和免疫能力;另一方面,对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人来说,也是一种防范和限制。因为职工都掌握了政策,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都清清楚楚。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弥补政策不尽完善的漏洞。就政策的制定来说,一般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从推进国企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的发展来看,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许多矛盾还未全部暴露出来,因此,政策规定不可能那么全面;从改革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来看,政策的制定也有一个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政策符合实际的程度看,由于职工认识的局限性,大合理小不合理的情况也是难免的;从企业分工的多样性和类别的复杂性看,要制定一个十全十美的政策也是很困难的;从事物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关系看,绝对完善的政策是没有的。这些不合理、不完善的部分,必然会影响职工的情绪。为此,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反映职工的呼声,通过制定政策的部门逐步完善它;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以积极的精神来抵御、克服报怨、消极的情绪,向职工群众讲形势,讲大局,讲发展。
三、推进国企改革,极大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其中可以发挥激励作用
“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可见,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条件和目的。一般来讲,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来自两个方面的激励因素,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提高职工的“三性”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理想引导,可能为职工群众“三性”的发挥提供动力。所谓的理想,就是人们的信仰、信念。有理想的人,就有奋斗目标、前进方向,就可以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用革命理想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光靠物质条件,我们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实践也一再证明,有了理想,职工的“三性”就有动力源泉。
二是推进民主,可以为职工群众“三性”的发挥奠定基础。宣传民主思想、建设民主政治、推进民主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要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相信广大职工群众。改革的方案要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人员分流方案要征得职代会的通过,要让职工知实情,讲实话,保障职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力和主人翁地位,充分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就能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三性”。企业的事情,职工都知道,都有发言权、表决权,而不是空口号。
在国企改革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会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