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代人类对完美社会的憧憬
大约在500年前,有这么一位水手,他扬帆出海,去寻找一座传说中的岛屿。他听说,在那个新月型海岛上,有54座壮丽的城市,那里的花木茂盛,景色很迷人,全部的财富为大家共有。那里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疾病流行,人们在公共食堂吃饭,住在带花园的房子里。金钱在这里失去了本在的意义,也就没有堕落和罪恶。人们生来就享受着愉快生活……
水手寻找的岛叫乌托邦岛,它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这本虚构的游记中描述的最美好社会。1515-1516年莫尔出使欧洲时期用拉丁语写成这部不朽的巨著。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最早的真正乌托邦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中描述的:什么是正义。
中国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理想。
由此看来,人类无不在苦苦找寻着人类的完美世界,找寻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乌托邦。
第二章 近代完美社会主义的开创
19世纪30年代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主张“人人皆兄弟”。1847年初,正义者同盟派J.莫尔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决定按他们的主张改组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第1次代表大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章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同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伦敦举行第2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 现代人类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和不懈斗争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装甲巡洋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后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阿芙乐尔号”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工人和士兵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响为信号,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推翻了沙皇俄国的封建制度。它因为参加十月革命而闻名于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毛泽东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一句家喻户晓的话。这一声炮响就是来自“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革命的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五星红旗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红色政权覆盖了中国大地。要问中国的土地为什么这么红,那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孕育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第四章 当代社会主义有点“潮”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已于本日 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编写是: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此处的“Republic”不正是柏拉图憧憬的《理想国》吗?它意味着中国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当家作主。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得以创新发展,成就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以它们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成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真理,社会主义制度是切实有效可行的,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得民心的。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一定能引领国家、民族、人民向纵深发展!古代版子虚乌有的乌托邦,已经变成现实——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有点“潮”!如今,中国的“朋友圈”是越来越大!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了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还有来自61个国际组织的89位负责人和代表,以及110个国家的官员、学者、企业家、金融机构、媒体等各界嘉宾1200多人参加。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群主”。高峰论坛取得了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
2013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世纪大战略,将描绘人类繁荣发展美好的未来,将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横向带动世界发展,将惠及全球百姓、恩泽天下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中国梦”的伟大愿景、“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充分佐证了社会主义有点“潮”!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潮流的“潮”,是改变世界格局、创造世界新秩序的“潮”!